<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貍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貍钰 58瓶;听枫 30瓶;锦鲤大王、闲岁 20瓶;公子病弱不胜衣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6章 离别与重逢

    ◎前女婿出现◎

    老太太昏迷的第十三个清晨, 天气意外的好。主治医生例行检查时,激动的告诉守在外面的家属:

    “快!病人醒了!”

    也许是某种冥冥中的感应,一早, 秋东就在医院公共洗手池,对着镜子刮了胡茬, 把自个儿打理的干干净净。

    也许是老天眷顾, 老太太醒来的时辰,正好赶上丹阳给四叔送早饭, 老二来替换老三, 兄弟三人都在场。

    秋东四人进去时, 老太太艰难的抬起手,让医生把戴在她身上的不必要设备全拿走,坚持让人扶她靠在枕头上半坐起来。

    她似是对自己的情况心里有数,断断续续吐出一句:

    “别,浪费,资源,让我,好好, 和孩子,告个别。”

    医护全部撤出去, 把空间留给他们。

    秋东半蹲在病床前,轻轻捧起母亲枯瘦的, 满是伤口的手,在自己脸颊上蹭了蹭。

    “母亲。”

    或许真有回光返照, 这一刻老太太身上的痛苦好似都离她远去, 身体前所未有的轻盈, 梦里沉重的无论如何都抬不起的手, 此刻正轻轻擦去幺儿眼下的泪水。

    她的面色也不似前些日子隔着玻璃看见的灰败,奇迹般有了一丝正常人的光彩。

    几人心里一痛,老太太却慈和的笑了,她的视线从四人身上扫过,先停留在老二身上。

    老二手足无措,他想上前抱抱母亲,可此刻的母亲躺在那里,枯瘦如柴,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儿好皮肤,他生怕轻轻一个动作,便会加剧母亲的痛苦。

    老二蹲在四弟身边,小心翼翼从四弟掌心捧过母亲的手,语带抱怨:

    “母亲,您托人送我的莱卡相机很好用,可惜在为我挡过一次子弹后便彻底罢工了,儿找了很多师傅都无法修复,您,您再送儿一台好不好?”

    老太太说话很吃力,摸摸儿子早已中年发福的脸:

    “你,都不做,记者啦,要相机,何用?倒是晨阳,学新闻,很好。待孩子要,多耐心,勿要总争执,你脾气急,莫气着,自己。”

    老二鼻尖酸的厉害,连眨几下眼睛,才点头:

    “儿不是个好父亲,当年您和父亲待儿多番教导,耐心细致,儿却做不到如您那般教导自己的孩子。您不嫌麻烦的话,将来赋闲在家,还能帮晨阳带带孩子,好不好?”

    老太太笑着摇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勿要生执念。别怨杜家,那个年月,谁都,不容易。”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太太心疼孩子:

    “怨人,易伤己”。

    老二的眼泪再也绷不住,却又赶在眼泪落到母亲手心前,猛的转头,用衣袖狠狠擦了,哽咽道:

    “是,儿听您的,不怨了,不怨了。”

    秋东看的难受,不知是哪里的讲究,亲人泪水沾染在即将逝去之人身上,会让人走的不安心。

    老二原本姓杜,当年他父母牺牲后,杜家怕沾染麻烦,举家迁往海外,唯独抛下还是个懵懂孩童的老二。他们都以为老二早就放心了,唯独老太太知晓,老二心里一直有怨。

    老太太视线又落到老三身上。

    于是老太太的手又从二儿子手里,被轻轻地捧到三儿手心。

    老太太仔细打量儿子半晌,很是意外的来了一句:

    “若你父亲,还活着,约莫比你,还英俊些。”

    老三哭笑不得:

    “合着您以前总夸我生的最像父亲,什么芝兰玉树,雅人深致,都是哄我玩儿呢?”

    老太太也乐了:

    “我儿,虽品貌不及,你父,然自信,却更胜一筹。”

    得,这也不似夸人的话。

    老太太枯瘦的手轻轻抚摸过孩子的眉眼,语带骄傲道:

    “生儿如此,我马兰娇,无憾!”

    老三紧紧抿着嘴,忍下胸中横冲直撞的疼痛,好半晌才道:

    “有母如您,儿亦骄傲!”

    于是老太太的视线落在站着的年轻男子身上:

    “书衡,来!”

    书衡顶替了三叔的位置,蹲在地上仰起头,笑着对老人家道:

    “奶奶,我前些日子改名儿了,如今叫丹阳,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丹。”*

    老太太何等聪慧,只一听就明白发生了什么,怜惜的摸摸孩子脑袋:

    “做我马家,孩子,好!刘军此人,志大才疏,枉为人父,不要,也罢!”

    有奶奶这句话,比丹阳手里握着新户口本儿还让他心里感到踏实。

    要知道爷爷膝下四个孩子,甭管亲生的非亲生的,反正全都跟奶奶姓马,这个家里奶奶说了算。

    谁去管当年其实是因着爷爷干的是“杀头的勾当”,为了保全孩子们,才叫孩子全都跟着奶奶姓,反正结果就是叔叔们全都姓马。

    得了奶奶认可,他丹阳从此也是马家人了。

    老太太目光最后落到一直蹲在她身边不吭声的幺儿身上:

    “我幺儿,至纯至善,命途多舛,少时,家人离散,青年,妻子早亡。然,一路行来,不失本心,尤为难得。母亲是,心疼你呀,傻孩子。日后,当先顾己身,再谋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