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bw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权门贵嫁 > 第334节
    卫皇后心里一紧,她知道儿子的性格,不由就急忙追问:“可是除此之外,本宫还能有什么得罪老娘娘的地方?”

    再没有了,她从来都不敢去抚老虎的虎须的。

    楚庭川问她:“母后,当年卫家大老爷,也就是当年的承恩侯世子是怎么死的,您还记不记得?”

    卫皇后面色陡然发白,不可置信的盯着楚庭川,一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当年卫大老爷的死的确是有蹊跷。

    那时候随军的除了卫大老爷,还有卫三老爷,卫大老爷在战场上中箭,性命危在旦夕,老侯爷让他背着大老爷回扎营的地方,可是三老爷竟然半途把卫大老爷丢下了。

    后来他虽然一直都说是因为对方追杀,他不得已才逃命,可是这件事终归是不光彩,也显得他贪生怕死,承恩侯就去信族里言明了,绝不会让三老爷承袭爵位。

    虽然后来承恩侯碍于卫老太太的哭求,并没有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免得家里内讧,可是这件事到底是瞒不过人的,还是有一些族里的耆老知道真相。

    卫皇后说不出话,她额头上甚至渗出了冷汗。

    这个事要是被卫敏斋知道,一定会杀了卫三老爷的!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太后让她好自为之,也让她好好想想如果东窗事发该怎么遮掩。

    原来让二弟三弟他们赶紧走,太后是真的已经知道了当年的事?

    太后都知道了,那卫敏斋呢?

    皇后忍不住冷汗涔涔。

    她敢跟卫大夫人闹,可是对于卫敏斋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卫敏斋要是要整治卫三老爷的话……

    第663章 诚服

    卫皇后被儿子说的没有一点儿脾气,别人的话其实她都是选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就过过耳朵,可是楚庭川的话,她向来是信的。

    现在楚庭川一露了口风,她当时就急了,忍不住面色发白的看着他,紧张万分的咳嗽了一阵便问:“那怎么办?当年的事老三做的的确是不对,可是他已经得到教训了,当初爹在西北用马拖着他,差点儿没把他给拖死,他到现在身体都还不好,也都是因为在西北那一阵落下了病根……”

    “母后还记得老娘娘从前是怎么保住您的吗?”楚庭川仍旧不答反问,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情绪,静静地看着卫皇后。

    卫皇后就默了默。

    当初小公主夭折之后,她真是万念俱灰,嘉平帝得了太后的催促过来看她,她也是冷言冷语的,两人彼此相看两厌。

    嘉平帝哪里是能俯就人的人,一来二去的也就烦了,更是扬言她不敬上,要把她给废掉。

    那个时候的日子可真是难过,宫中中秋宫宴,主持的也是盛贵妃不是她,因为老娘娘还没到,众人都簇拥着盛贵妃去坐主位。

    在有她这个中宫在场的情况之下,竟然让盛贵妃做主位,那个时候几乎已经人人都看扁了她要被废,她难受吗?

    当然难受,连卫老太太进宫都哭着请她去跟嘉平帝服软,因为家里拖不起了,没有差事,也因为爵位被收回而没有祖产,日子过的很艰难,让她千万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她惶恐不安,虽然恨皇帝,却又很害怕自己真的被废,从此迁居南苑,终于对嘉平帝服软。

    可是已经晚了,嘉平帝连看也不愿意再看她,直接跟内阁说要废后。

    几个阁老吓了一跳,最后还是沈阁老上了一封奏折替她说话,言明中宫并未过错,不应废后。

    却被嘉平帝狠狠地申斥了一番,从此大家都明白了嘉平帝的心思,没有人敢再上折子替她说话。

    这么风雨飘摇之中,是太后出手保全了她。

    太后借口要她侍疾,将她接入自己宫中,又对嘉平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才艰难的保住了她的位子。

    那时候太后就跟她说,让她要谨言慎行,要有一国之母的风范,别以后叫人指责她这个做太后的保的人不对。

    卫皇后眯了眯眼睛,眼眶红红,一时有些感慨。

    时间一晃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是啊,她图什么呢?

    她最初的时候进宫,什么也不懂,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馅饼没有给盛家,反而掉在了自己身上,成了皇后。

    她也不过就是想好好的保住皇后的位子。

    她一开始也没有那些嫉妒心,也没有是非不分的。

    可是现在呢?

    她现在桩桩件件的,一味地袒护胞弟,纵容家里人胡闹,终于酿成了大祸,还得罪太后跟前的红人,分明知道太后宠着她,却还去找她的麻烦。

    她怎么忘了?

    她自己也是太后喜欢才一手扶持起来的。

    太后能喜欢自己,自然也能不喜欢自己。

    是她大意了。

    没有得到的时候自然不会那么想要,可是得到了以后再失去,那种滋味才是痛苦异常的,卫皇后长长的呼了口气。

    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那个朱元,本宫一开始便很不喜欢,她娘当初还尚且温柔恭顺,知道进退,可是朱元却偏爱出尽风头,自从来到京城,她做的哪件事不是闹的天下皆知,沸沸扬扬?这样的人,我也知道她是聪明有用处,可是我就是怕你会……这样的人,她怎么配得上你呢?哪怕是做侧妃,她也不够格,足以让你被天下人耻笑啊!”

    楚庭川并没有动怒,他笑了一声,冷静的问卫皇后:“那母后觉得谁能配得上我?”

    卫皇后不假思索:“当然是那些名门闺秀了!你如今已经是信王,现在也是圣上膝下最大的皇子,以后你的妻子或许是要母仪天下的,怎么能让朱元那样的人近身?!”

    “盛贵妃也是出自名门闺秀,母后也是名门闺秀,可是结果呢?”楚庭川坐在卫皇后跟前,见卫皇后转过头来看着自己,也并没什么好再遮掩的:“母后,若非自己愿意,名门闺秀娶回来也不过就是一尊摆设,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何苦呢?”

    何苦呢?

    卫皇后想起自己,也想起盛贵妃,忽而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

    楚庭川年深日久的看着她跟盛贵妃之间的争斗,竟然生出的是这样的念头,恭妃那么糊涂的一个人,怎么会生出这样聪明的孩子?

    她定了定神,收回了思绪,问他:“那你的意思,是当真对朱元有意了?”

    楚庭川没有立即回答。

    等到过了一会儿,他才抬头看着卫皇后,郑重的说:“若是有一天,她答应我,真心想嫁给我,我会以正妃位娶之!”

    卫皇后倒吸一口凉气。

    她还以为楚庭川怎么也只是给一个侧妃的位子,可是现在他竟然说要娶朱元做正妃!

    “你疯了?!”卫皇后瞪大眼睛:“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身份?你是天之骄子,老娘娘在你身上投注了多少心力?朱元是什么?你娶这样一个女孩子当正妃,你父皇怎么想?!到时候老娘娘头一个就不会放过她!”

    “这些我都会解决。”楚庭川目光坚定,神情坦然,显然早已经在心里设想过了无数遍当下的场景,所以话也说的格外的快:“这些都不是问题,世宗也同样只有陈皇后一个人,我也算有旧例可循,母后,现在不说父皇跟老娘娘,你是怎么想?”

    卫皇后怔住。

    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楚庭川竟然已经替朱元想的这么远了。

    屋子里一时有些安静。

    她在心里深思熟虑了许久,终于福至心灵,诧异的对着楚庭川问:“你先前专门跟母后提起当初我大哥和三弟的事,是不是就是为了现在让我就范?!”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她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第664章 明智

    她养大的好儿子,现在拿着她的把柄反过来要挟她支持朱元,怎么想怎么觉得委屈和不甘。她是真的心里不舒服。

    楚庭川肯定的摇头:“母后多虑了,这件事是儿子听卫敏斋说的,就算是母后一直反对下去,我难道能不管母后吗?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母后能够站在儿子这一边罢了。”

    卫皇后心里舒服了许多,她知道楚庭川从来不在她跟前说谎的。

    可是这么一折腾,她还是有些心力交瘁,坐在凤座上缓缓的喘了一会儿气,才语气沉沉的问他:“你为何会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她不过就是乡野长大的,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行事偏激性情乖戾,跟她来往可以,要她当正妃,她怎么受得起?”

    “受得起的。”楚庭川笑了一声,干脆跟卫皇后如实说了当初襄王府的事:“我见到朱元,时常觉得自己是在照一面镜子,可是我身边尚且有母后和老娘娘,她却什么都没有,依旧能走到如今这一步,儿子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试过喜欢一个女孩子,她是唯一的一个。”

    卫皇后说不出话了,她也的确无话好说。

    楚庭川向来都是有主意的,她说什么也没用,还会再跟儿子有芥蒂,说到底,她知道自己现在手里只有楚庭川这一个筹码了,怎么都不能跟楚庭川再出什么问题了。

    可是忍了再忍,她还是没忍住,仰着头问楚庭川:“那现在本宫该怎么办?老娘娘总不至于真的要本宫杀了三弟以正视听吧?”

    真要是那样的话,卫老太太也没命了。

    现在朱元不朱元的还是摆在后面,毕竟楚庭川就算是真的要娶朱元,那也是以后的事了,这些事留着以后担心。

    她现在更担心的是卫敏斋会不会放过卫三老爷他们。

    楚庭川早就已经想跟她说这件事了,见她神情紧张不安,便轻声说:“这件事儿子已经跟卫指挥使商量过,他也已经答应我,只要二老爷三老爷此生不再踏足京城,答应分家,就当从前的事烟消云散。母后,人人都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些年来,卫家二房三房除了跟您要赏赐,算计大房的家产,的确是怪不得卫敏斋恨透了他们……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卫皇后闭起眼睛。

    她原本觉得,时间一天天过去,迟早有等到二房三房回来的一天。

    可是一旦分家的事情确定,二房三房就什么都没有了。

    卫敏斋……

    她攥紧手里的手帕,过了不知多久,才点了点头,如同脱力似地靠在引枕上:“本宫知道了。”

    屋里一时静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通报,太后请楚庭川过去。

    卫皇后摆了摆手,示意楚庭川走,苦笑了一声就道:“本宫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如今想的竟然不如你一个孩子周到,你说得对,本宫是该好好的想一想到底该怎么办。”

    楚庭川也知道皇后需要冷静想一想,便低声告退出来。

    太后见了他倒是少见的有了些笑意,咳嗽了一阵便问他:“从皇后宫里出来?”

    见楚庭川答是,太后便沉声道:“越活越回去了,也亏得你左右逢源,安抚了这个还要去劝告那个,恭妃跟皇后,真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作为太后当然能说妃嫔的不是,可楚庭川却并没有立场指责什么,便只是坐着听太后说。

    太后数落了两句,便不再提这件事,只是问他:“李家的人见过皇帝了?”

    “见过了。”楚庭川垂着头:“父皇让太常寺的人安排他们在京城重新立户定居,李家的人很老实,跟罗家的人不同,不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太后便沉沉的出了口气:“不会生出什么是非才最难得,所以哀家说恭妃糊涂,自己摆明了知道底细也不肯说,非得闹的人仰马翻才肯罢休,以至于惹出这么多祸事,哀家顾不上处置她,顾虑着你,她竟然还得寸进尺,不知所谓!”

    恭妃当年是太后宫里的宫女,太后对她总是会比对旁人更严厉些。

    见楚庭川垂着头,她也只是叹了口气就不再多说,只是叮嘱楚庭川:“往后对待这些事更要慎重,这回多亏了朱元,可是你母后和母妃却从中作梗,还为难朱元,你这回去,应当是为了劝她们的,她们怎么说?”

    楚庭川来也是为了说这个。

    他点头:“母妃已经答应过些天边会接见李家的人,至于母后,她已经知道了当初卫三老爷的事被卫敏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