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言烛:“有些私事找他。”

    导师装作疑惑:“你是他的朋友,你怎么会联系不上他?”

    许言烛:……

    导师:“我可不能随便透露我学生的信息,你看上去那么可疑的样子。你应该不是他的朋友吧?你来寻仇的?”他忍不住调侃道。

    许言烛:“不是寻仇。”

    “那是什么?”导师道,“不能让我信服的话,我不可能告诉你他在哪儿。”

    许言烛什么也说不了,他不可能将两人交往后闹分手的事情跟教授说。

    他解释道:“我们真的是朋友,只是昨天我们吵架,他将我拉黑了。我想找他,跟他和好。”许言烛换了个近似的说法。

    导师:“那我就更不能插手了。小谢心里有数的,如果他想原谅你,肯定会主动出现在你面前。现在他断了跟你的联系,就是暂时不想见到你。你且等他消消气吧。”

    许言烛在心里组织了几次语言,开口道:“我想找他,让他更快消气。”

    导师看他好像很诚恳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谢归宴昨天专门交代了自己,说不定他现在就会将谢归宴的位置告诉他。但既然小谢特地交代自己,他就不可能说什么。

    导师不忍继续,于是说道:“我不可能跟你说什么,你找别人想想办法吧。”

    许言烛顿住。

    他本来对这一趟来找导师充满了期待,导师肯定知道怎么找到谢归宴。

    可现在导师话里的意思是……

    谢归宴提前跟导师说了,不让自己去找他。

    如果他的理解能力没有问题,导师的话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许言烛艰涩道:“他跟你说了些什么吗?”

    导师看着许言烛道:“总之,你来找我是没用的,不用把时间浪费在我这里。”

    见他表情僵住的样子,导师补充一句:“对了,你也不用在我这里蹲他,他近期都不会来这里开组会。”说完,导师慢悠悠地走进办公室,将许言烛留在外面。

    近期不会来开组会?

    许言烛的眉头紧紧皱起,他记得研究生的组会都是一周一次的,为什么近期都不会来开组会?许言烛觉得导师在暗示他什么,但他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

    他站在楼道里,久久停留。

    阳光斜斜地打到他身上,但是他的身体始终无法温暖。就像是上次发烧一样,寒意从心底里生起,凉到指尖。

    他没想到谢归宴会这么狠心,没想到谢归宴会来真的。

    没想到谢归宴会和师弟以及导师特地交待,不给自己找到他的机会,连求和的机会都不给自己。这两天寻找谢归宴时说话的量,是他以前一周的说话量。

    他联系不上谢归宴。

    他终于清楚地认识到,谢归宴的那句“我们分开吧”是认真的,他不给自己任何的机会再接近他。

    第66章

    正当许言烛在寻找谢归宴时, 谢归宴以及将行李搬到了q大宿舍安顿好了,休息一晚后,谢归宴就去陈教授办公室报道。

    没想到一到陈教授办公室, 陈教授就拿了个病历本给谢归宴:“来得正好,我带你去看一个病人, 这是他的病历本, 你可以看一下。”

    谢归宴打开病历本, 一目十行地将病人信息看完。

    卫子尤, 17岁。

    五年前发现脑部有一团阴影, 将部分脑部神经笼罩在阴影内。随着时间的流逝, 阴影越来越大,占了脑部神经的七分之一。而这团阴影还在不断地扩大,扩张速度越来越快。

    病历本附上了卫子尤五年来的脑部ct图。

    陈教授等谢归宴迅速过完一遍病人信息后, 让谢归宴将病例放在桌上, 然后立刻带着谢归宴前往病人处。

    谢归宴也没有二话, 跟上了陈教授。

    原本谢归宴以为陈教授会带他搭车前往, 没想到的是,陈教授带着他在校园的小道里绕来绕去。在步行的路途中,陈教授还向他介绍校园里的环境。

    “你刚来,休息的时候可以多在校园里逛逛。校园里还挺多小惊喜的, 比如这片湖后面的小树林里,有不少地洞, 里面有很多可爱的小生物。”陈教授是个面向严肃的中年男子,但他介绍校园时, 话里都带着温和的笑意。

    谢归宴一边跟着陈教授, 一边欣赏着校园的风景。

    陈教授娓娓道来:“我们做医生的,会见到不少生离死别。可我们要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好, 保持乐观的心态,向病人传递积极的情绪。”

    一片叶子从树上晃悠悠地掉了下来。

    谢归宴伸手接住。

    “做医生前,我们先要学会接受失败。很多时候拼尽全力也无法拯救病人,但是即便是在病人的最后一天,我们也要让病人露出微笑。”陈教授看着谢归宴手心的树叶,平和道。

    陈教授没有寻一个专门的时间给谢归宴上第一课,而是在路上抽空给谢归宴讲他觉得最重要的东西。

    谢归宴对着陈教授笑了笑,暖和的笑意出现在谢归宴脸上。

    陈教授满意地点点头:“怎么我就收不到像你一样的学生呢?让人感到心平气和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希望你以后也可以保持。”

    陈教授讲的话,谢归宴早就在医院里亲身体悟到。

    医生永远要充满希望,才能给病人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