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bw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89章 北巡
    朱棣是什么人,他认准的事儿,没人能劝得住,直接下了圣旨。

    要搁平时,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但这次不同,迁都损害了所有官员的利益,他们又岂会轻易妥协。

    翰林院不起草,礼部不颁发。

    朱棣再下中旨,这下群臣没办法了。

    皇上下的圣旨,都是经过中书、门下省颁发才有效,老朱废除了宰相制,所以大明皇帝的圣旨,正常情况下,都是翰林院起草,礼部颁发,但中旨不同。

    中旨是不经过任何部门,直接从内廷颁发,虽然不经过礼部,但依旧有效,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话就是法理。

    说白了,中旨大多都是皇帝玩不起了,以帝王权势强迫百官的无奈之举。

    一般来说,能不用中旨,帝王是不愿用中旨的。

    草拟的圣旨,礼部还有权力封还,但皇帝直接颁发出来的中旨,已经盖棺定论,他们也无可奈何。

    除非他们抗旨!

    但谁也不敢抗旨,尤其是面对朱棣这样的皇帝。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不敢公然抗旨,却也不是毫无办法。

    于是乎,百官跪在宫门的戏码上演,把宫门堵得严严实实,以孝道的名义劝朱棣三思,请求让皇后娘娘尽快下葬,入土为安。

    朱棣看着这些个口蜜腹剑的臣子,大为震怒。

    “皇上…”李青劝道,“山高路远,一路颠簸对娘娘也不好,不若先去顺天选一处吉地,待陵寝建成,再下葬不迟。”

    他知道,老四要是再打破规则,多半要出事,还是先给群臣一个缓冲时间为好。

    朱棣依旧恼怒,但李青的话不无道理,轻轻点头:“明日北巡,你伴驾随行。”

    说罢,愤愤一甩袖子,转身离去。

    李青看着乌泱泱跪在地上的群臣,心里也不由一阵无奈,迁都这件事儿,实在是棘手的紧。

    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于是去找了小胖,想看看小胖有无良策。

    “没有。”小胖摇头,十分干脆,“这件事儿不可能和和气气解决,暴力手段必不可少;

    不过最好过上几年再说,等摊丁入亩的劲儿过去了再迁都,短期就迁都,少不得要出乱子。”

    顿了顿,“这边我尽力安抚,不过父皇那边,你也得多劝劝,不能因为迁都坏了大好局势。”

    “这我明白。”李青有些担忧,“这边你应付的过来吗?”

    “没把握,试试吧。”小胖叹了口气,“皆大欢喜地迁都是不行了,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青默然片刻,问道:“你赞同迁都吗?”

    “从长远来看,迁都利大于弊。”小胖点头,“如若不迁都,过不了多少年,皇权就会被南方世家架空,走北宋的老路;

    父皇此举深谋远虑,金陵虽富,却不是做京都的最好选择,它……太小气了;

    大明是正统的大一统王朝,京都所在必须要有战略意义。”小胖叹道,“其实我更希望迁都到洛.阳,亦或西.安,但……算了,顺天也不错。”

    李青苦笑道:“那两个地方的确适合做京都,但不适用眼下的大明的情况,皇上在北平经营多年,去了那儿方便统治,若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洛.阳、西.安,只怕是……

    就这情况你也看到了,真要去了那两处地方,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是啊!”小胖揉了揉眉心,“有件事我不方便说,青哥你给父皇说一下吧!”

    “什么?”

    “他这次北巡,带上瞻基。”小胖认真道,“以后的帝王,必须还得是武皇帝,不然很难压得住百官;

    瞻基不能学我,只能学父皇。”

    李青点头:“这个好说,皇上对太孙本就宝贝,想来不会拒绝,我等会儿给他说一声。”

    “嗯…还有老二、老三。”小胖道,“那俩货一个真憨,一个假精明,父皇不在京师,他们俩少不得会被人利用。”

    “好。”李青答应,“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多保重身体。”

    “嗨~我心大,天真塌下来,不是还有父皇嘛,我不急。”

    “就得保持这心态。”李青轻松道,“行了,我这就去找皇上。”

    ~

    “朕原本就打算带上瞻基。”朱棣道,“不过老二还是先不让他回去的好,有他在,老大反而能轻松不少,朝争不能太激烈,但也不能完全没有。”

    李青苦笑:“皇上你就不怕汉王真能起事?”

    “就他?”朱棣冷笑,“老大倒是起事的本事,他可没有。”

    李青无奈,朱棣多疑的性格,比老朱还严重,最起码人老朱不怀疑自己儿子。

    “好了,回去准备一下,明儿咱们就走。”

    “能带家属吗?”李青问。

    朱棣脸色阴沉,“别逼朕扇你。”

    “……”

    ——

    次日一早,皇帝北巡,百官出城相送。

    事实证明,群臣还是很守规矩的,皇帝退了一步,他们也退一步,各自留一线,不把事儿做绝。

    这些官场老油子,最是懂得分寸。

    当然,主要是群臣明白,真把这位爷逼急了,他是真敢宰人。

    朱棣做事风格,如朱元璋一样,甚至某些事儿,比朱元璋还狠。

    比如:剥削官绅!

    ……

    龙辇上,朱棣沉默不语,一直看着窗外风景,李青也不是第一次坐龙辇了,神情平淡,靠在另一侧窗口,掀着轿帘赏景,中间夹着的朱瞻基很是难受。

    他这个年龄段,正是闲不住的时候,待在轿子里还不如在外面骑马呢。

    但,他也不敢说出来,这次出行之前他就打定主意,一定得把爷爷哄开心了,稳住太子一脉的地位。

    没办法,二叔虎视眈眈,大有卷土重来之势,他必须得努力。

    朱瞻基一直耐着性子保持沉默,不打扰爷爷赏景,不过时间一久,他就坐不住了。

    他扯了扯李青衣袖,李青转头,“怎么太孙?”

    “没什么。”朱瞻基笑笑,小声道,“咱俩换换位儿。”

    李青同样小声:“不换。”

    “你……”朱瞻基无奈,小声哀求,“看在小胖的份上,你就跟我换换吧,我憋得难受。”

    “嘀咕什么呢?”朱棣放下轿帘,阴沉的脸转了过来。

    “没、没什么。”朱瞻基知道爷爷心情不好,连连摆手。

    李青倒没什么顾忌,“太孙嫌这里太闷,想出去透透气。”

    朱棣看了朱瞻基一眼,“出去!”

    “爷爷,我……孙儿告退。”朱瞻基患得患失地点点头,就像被女神呵斥的舔狗一样。

    ~

    朱棣呼出一口浊气,道:“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不知道。”李青摇头。

    见老四脸更黑了,连忙捡起话头,“皇上在想什么啊?”

    “朕在想啊……”朱棣叹了口气,“他日若真迁都了,朕死后会不会再迁回来?”

    “应该不会!”

    历史上,朱棣迁都北平之后,就此定下了,并无再迁都事情发生。

    “朕倒觉得可能很会。”朱棣道,“之前建新都、通运河,朝廷花销甚大,朕也自觉身体扛得住,所以便打消了修建陵寝的念头,如今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帝王陵寝一般都是帝王登基之初,便开始修建了,朱棣憋到现在不建,也是难能可贵。

    本来在永乐七年的时候,他是准备建的,当时百官也同意,条件是把新都、运河工程缓缓,因为国库开支太猛。

    朱棣脾气上来,索性不建了。

    而这次历经丧妻之痛,对老四的打击很大,开始考虑起自己的身后事。

    古人最重视身后事,帝王更是如此。

    朱棣苦笑道:“朕只有埋在顺天,才能彻底断了那群家伙的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