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bw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 第255章 培育红薯
    李昭站了起来,仔细回想这位穿越者前辈留下的线索,虽然百年之间大地会有变动,但这种变动应该不会很大才对吧?

    “那就地毯式的搜索。”李昭再度道:“一定要找到。”

    “是!”李崇退了下去。

    按照这位穿越者前辈留下的提示,李昭不觉得对方在骗自己。

    他就是单纯好奇,这位前辈到底给自己留下了什么?

    如果是种子就更好了。

    不过,能得到红薯种子李昭就已经很满足了。

    只要这个作物培养出来并且培养到位了,那他整体实力乃至是整个武国的实力都将翻倍。

    红薯的作用真的太大了,它的茎叶可以做菜吃,哪怕只是简单的清炒也很美味。

    上辈子李昭家境还不富裕时,这种东西就是家常菜,后来日子渐渐好了才没有吃这些。

    没有参与过种红薯收红薯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曾经是救命的粮食,红薯藤可以剁碎了喂猪,极含营养价值,红薯本身是对付荒年的不二选择,自身很美味,营养价值也不缺。

    关键这种作物的抗旱能力很强,适应能力很不错。

    李昭敢肯定,只要自己将第一批红薯培育出来,不出五年就可以推广到整个交州乃至是大半个武国,有它作为战略物资,武国想怎么打仗就怎么打仗,都不带怕的。

    它可以生吃可以煮了吃,还可以烤着吃,更可以制作红薯干,简直就是为了救世而生。

    当李忠从李昭的口中知道这个粮食的厉害之处后,当即派了重兵把守,他可不敢有丝毫马虎,就怕这些作物养不活。

    如今种子顺利发芽长出来,李忠也只就松了一口气。

    “殿下。”瞧见李昭过来,李忠满脸笑意道:“接下来如何做?”

    “拿个剪刀过来。”

    “啊?”李忠惊呆了,不解的看着李昭。

    “此物需要扦插,成活率极高。”李昭解释道:“只要今年收获了,明年翻个几个倍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忠眼神亮如灯泡道:“那是不是咱们的粮食会多到吃不完?”

    “差不多!”李昭笑道。

    但他没有告诉李忠,五到十年之内粮食都会不够用,因为大家干的活儿更多了,吃的也更多了,要想将武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这个期间,粮食的产出或许会增加,但同样消耗也会增加,哪怕真将红薯推广到全国,需要的时间也绝对不会短。

    吃饱也不过是将全国百姓刚刚带离了生死线,至于吃不完?那至少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除非这个期间还有奇迹发生。

    李昭不知道自己的出现算不算一个奇迹,但他很清楚,粮食一直不够用。

    因为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各种商业的崛起,牲畜这些的需求量也会扩增,粮食除了人吃之外,它们也会吃。

    如何够?

    李昭带着小青小红安心的处理红薯藤,这些藤就是关键,他就指望这玩意儿翻身。

    他准备等红薯种出来后马上准备大棚环境,一年只种一季还是太慢了太亏了。

    一年至少也要两季才行,如此才能在产量上有一定优势,为后续的推广做准备。

    “真希望时间快一点,但又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

    李忠大概是不懂李昭为何这么说,他也不可能懂,不过没关系,李昭也不需要他懂。

    好不容易休息两天,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对老百姓来说,这场小雨是必须的。

    都说春雨贵如油,没有种过庄稼的是体会不到这种的。

    以龙门村为首的家家户户如今都盼着这场雨,大雨落下,土地滋润。

    清理河道的淤泥也终究还是派上了用场,在每家每户的院落中,都有一块专门清理干净的空地,用石块堆砌成的长方形区域。

    这是用来育稻种的。

    稻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就可以撒下去,河道或者池塘之中的淤泥蕴含的营养和养分,是最充足的,足以让稻种在这段时间长大。

    在厚重的泥浆中,稻谷的苗经过了雨水的滋润,变得更加有生机与活力。

    在秧苗生长的这段时间需要定时浇水,次数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

    现在大家都要做工,是不可能每天定时回来浇水的,而村里的孩童就领到了他们的第二个任务,定期给秧苗浇水。

    别看现在村里的孩子都比较小,但他们懂事成熟的早,小小年纪就会帮助家里分担事情了。

    李昭将这件事具体化了,只要他们帮助大家给秧苗浇水,就可以领取工钱。

    钱虽不多,但却有意义,村里的孩子也能培养团队精神。

    像丫丫这种自然是不会参与的,因为她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不能算是小孩子了。

    女孩子十三四岁就已经可以出嫁了。

    丫丫尽管才十岁,但在他们眼里已经算是“小大人”了。

    赵静茹和丫丫将淤泥提回家,她过年并没有回去,在李昭的帮助下,顺利在龙阳乡开设了第一家店。

    店铺主要是做新式糕点的,李昭并没有让赵静茹抛弃自己本来的优势,新式面点和中式面点各有优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做生意的王道。

    赵静茹其实没多少信心,但当她的新品出来后,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就单单蛋糕来说,在后时代不要太普通。

    可在这个时代却相当于小王炸。

    不同于一般的面食,蛋糕口感更加的酥软,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对于很多都没有尝试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道新鲜的美食。

    赵静茹的第一家店算是有惊无险的开起来了。

    喜好这种美食的人不多,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或者他们的亲眷,他们往往是一买就买很多。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太多可以玩乐的东西,除了睡就是吃。

    赵静茹在知道要育种后,立即就让蒹葭看店,自己回来帮丫丫一起育种。

    去年有幸参与开荒,大家都分到了土地,丫丫十分兴奋,虽然只有几分田,可却也是自家的田。

    她的爹爹因为田而死,她不想自家最后连一点念想都没有。

    赵静茹对这种事情非常上心,全程参与了育苗过程,这才愈发知道,老百姓要吃上粮食,这是何等的不容易。

    从育苗开始,到耕田、插秧、直至收获,中间的跨度实在是太长了,如果不是幽王李昭,大家根本就不敢奢望有两季水稻出现,更别奢望家里有余粮了。

    每年都得交税,是避不开的。

    淤泥带着一种独有的味道,没有腐烂味,说清香又不至于,但赵静茹却偏偏喜欢闻。

    有些事情她不会,就会去找赵春娥这位村长夫人求教,赵春娥也喜欢教,两人一来二去也是愈发熟络。

    “小茹啊。”